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麒龍茶典」(微信ID:qilongchadian),作者 | 华小茶。
茶之于其它饮品,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每款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段岁月的沉淀。即使再平凡的人,一生之中或许也会与茶发生一些趣事,邂逅一些过往。
每一位茗人,每一桩茗事,都是历史留下的印记,是茶文化的烙印,在这个深冬,让我们手持书卷,煮一壶热茶,寻找光阴岁月中的茗人茗事。
本期精选汇总小麒将跟大家一起在二零一九年的初始开启一场茶历史、文化回顾之旅,来盘点那些茗人茶事。
一、唐之名士风范陆羽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誉为“茶仙”,尊为“茶圣”,他就是茶史典载,千古流芳的茶圣——陆羽。
一、陆羽生平
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并取陆羽一名。
后经引荐,陆羽到了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儿学习。他喜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后半生潜心钻研茶事,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相传唐中期时陆羽随诚州难民北上,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
二、《茶经》其书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内容涵盖茶知识的方方面面: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白居易
“不寄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上述诗歌中的“别茶人”,便是唐代有“诗魔”之称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一、自称“别茶人”
白居易在九江做司马时,收到了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心情大好,立即挽袖题诗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别茶人之号由此而来。
二、山泉烹茶
白居易饮茶十分讲究,无论是对茶叶、水、茶具还是煎茶的火候。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是当年白居易烹茗处。
三、以茶会友
一天,白居易以诗代信叫韬光禅师到城里来:“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然而韬光禅师不肯前往,以诗回应:“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白居易只得到灵隐寺去将就韬光禅师,韬光禅师被其执着打动,于是二人在灵隐寺的烹茗井旁,饮起茶来。
二、宋之才子佳人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的寂寞叩问、“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难酬,甚至“东坡肉”,都会让我们想起这位宋代旷世奇才——苏轼,世称苏东坡。
一、东坡与茶
苏轼与茶结缘,是25岁在陕西凤翔为官的时候。《观林诗话》中载,苏轼十分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后来他常遣人去取水,为了不致遭人阻拦,他把一块竹片剖成两半,一半交由寺僧保管,另一半由取水的使者持为信物,并将之戏称为“调水符”。
二、人茶合一
1、诗词与茶的融合
2、烹茶技艺精到
3、种茶有方:先生认为茶种在松树间,生长瘦小但不易衰老。移植于土壤肥沃的白鹤岭,连日春雨滋润,便恢复生长,枝繁叶茂。
三、人生如茶
人生虽艰难,但苏轼却总是以一种乐观向上、从容潇洒的心态面对逆境。一鼎香茗,陪伴苏轼度过一个个寂寥的夜,在人生悲境之中安定脆弱的心灵。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一、与茶结缘
李清照18岁时,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也就是这个时候,李清照与茶结缘了。
二、酒有“酒令”,茶有“茶令”
茶令最早出现在宋代,是茶会时的游戏。随着斗茶之风遍及朝野,尤其是文人更为嗜好,斗茶由论水道茶演变出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即行茶令。
在与丈夫治学著文过程中,李清照对自己的强记博学颇为自负,于是忽发奇想,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中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则后饮茶,与酒令之行大相径庭。 两人在行茶令中,常常是李清照获胜,有一次赢后她举杯大笑,结果得意忘形,乐极“翻杯“,一杯满茶倾覆在怀里,非但“头口水”没得喝,还连累了一身衣裙。
三、清之贵胄大家乾隆
清朝时,茶贵为“国饮”,是各位君王的杯中常客,他们与茶的各种茶文轶事也广泛流传民间,而清朝皇帝最嗜茶的就是乾隆皇帝。
一、南巡与龙井茶
乾隆曾六下江南,第一次南巡便至杭州天竺寺,观看茶叶采制。既游西湖,则品龙井。乾隆品尝龙井后,随即写下《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二、三清茶
乾隆根据自己多年的品茶体验,自创了一道“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籽三味入茶,而且最奇妙之处,是“三清茶”必须用雪水来烹煮。对于乾隆帝来说,品茶三清茶最好是在漫天飞雪之后的冬日。
三、乾隆之茶具
故宫里的茶碗、茶杯、茶壶、茶匙,它们有瓷质的、玉质的、紫砂的、鎏金的,甚至还有象牙、犀角、竹木的,材质多样,多半得益于乾隆,他最欣赏的茶具,则为江苏宜兴紫砂壶。
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蒲松龄还有另一重身份:后世有人赞其为“清代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茶学家”。
一、茶:会友
《齐天大圣》中,许盛受褐衣人相邀到财神住所,财神“烹茗献客”,又以礼相赠。《窦氏》里,南三复往窦家避雨,主人殷勤好客,“泼蜜为茶”款待他。
二、茶:爱情&讥讽
《巧娘》中,书生替人送信,路遇美女巧娘,巧娘心悦于他,相邀品茶:“今夜月白星疏,华姑所赠团茶,可烹一盏,赏此良夜。”清代以贞节牌坊埋葬了无数女性鲜活的生命,蒲松龄笔下追求自我与爱情的少女,鬼怪世界虚幻的自由与人间现实的压迫交织,既是讽刺亦是心酸。
四、近现代风流人物金庸
金庸,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一代武侠大家。实际上,除了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曾经还是中国国际茶研究会的荣誉理事,金庸和他笔下的人物自也是和茶有着不解之缘。
一、金庸和狮峰龙井
品鉴绿茶是金庸先生的养生之道,他认为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
他的首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便不乏对西湖龙井的赞美:“点心吃完,乾隆说不出的舒服受用,端起茶杯,望着杯中碧绿的龙井细茶,缓缓啜饮,齿颊生津,脾胃沁芳。”而西湖龙井中,金庸先生最推崇的便是狮峰龙井。
二、金庸茶馆
2003年,金庸茶馆建立,是全国唯一一个由金庸先生授权的茶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杨公堤北口。
金庸曾说,宝岛台湾有一家报纸开设了“金庸茶馆”的专栏,专门发表与金庸及金庸作品相关的话题,蛮有味道。如果能够开一家金庸茶馆,让喜欢我作品的小师弟小师妹们时常到茶馆来喝杯茶,聊聊天,与我交流交流,倒是一桩好事,我很赞成。
三、金庸笔下的茶味人设
1、《天龙八部》:段誉、鸠摩智对碧螺春的不同看法
2、《射雕英雄传》:老顽童与黄药师的饮茶习惯
张爱玲
张爱玲的很多小说都暗无声息地把茶融入情节元素,她写茶,或许是因为,茶的筋脉和她一样,渗透着人间尘风,淡凉又坚强,温热又苍凉。她笔下的悲情女子,不嗜酒,偏好茶。
一、《倾城之恋》
“流苏没有看见什么森林,杯里的残茶向一边倾过来,绿色的茶叶粘在玻璃上,橫斜有致,迎着光,看上去像一棵翠生生的芭蕉。底下堆积着的茶叶,盘结错杂,就像没膝的蔓草与蓬蒿。”
——《倾城之恋》
纵是残茶,也是一笔出彩的道具,看得见的韵味残在笔墨,像好茶值得反复冲泡,她的文值得反复琢磨,却是越琢磨情味越淡,凉味越浓,不经意间让人心里嘎噔一下,发现天光已暗,茶味尽了。
二、《半生缘》
“你是哪里人?”
—— “六安,产茶叶的地方。”
——《半生缘》
曼桢在半生过后,时间越拉越长,越是清醒的看见与世均相遇的那天。难得糊涂很好,但有些人,注定与糊涂无缘。所以,张爱玲和她笔下的人选择了茶。
杨凯先生在他的《茶庄茶人茶事》中写道:“本书偏向于茶庄,偏向于茶人,偏向于一个个高大上、令普洱茶扬眉吐气的人或事,或令现代茶人兴奋或沮丧的颇有些荒诞感的故事。”是茶人、茶事赋予了中国茶别样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运营方:麒龙茶典
编辑:小金
自去年十月英雄联盟手游在外服上线后,国内电竞圈诸多新老俱乐部纷...详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英雄联盟手游B测已于7月20日正式开始,这也意味着...详情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近日公布预定今年冬季发售的PlayStati...详情
对游玩过《闪之轨迹》系列的玩家来说十分熟悉的“战术导力器(オー...详情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2-04-06 | 性能评测
2021-12-27 | 性能评测
2021-12-27 | 性能评测